•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江苏高校

法国阿尔多瓦校长回访南大 再度聚焦文学批评

时间:2016年10月26日 信息来源:南京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10月20日,法国阿尔多瓦大学校长、法国文学教授弗朗索瓦·马观(Francis Marcoin)在仙林校区国际学院报告厅作主题为“批评:与天资的角力”的学术讲座,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驻院学者、法语系师生与其他院系同学济济一堂,聆听了马观教授关于文学批评的精彩演讲。我校高研院副院长从丛主持讲座、法语系张晓明博士担任现场中文翻译。

从丛教授在欢迎辞中表示,马观校长此次专程前来参加阿尔多瓦大学与南京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五届阿尔多瓦-南京国际论坛。阿尔多瓦大学是我校在法的长期合作伙伴,自2009年起,两校定期举行阿尔多瓦-南京讲坛,并开展学生交流活动。一直以来,马观校长积极推动两校之间学术交流、教学互动等实质性活动的进行,关心两校共建的孔子学院的成长与发展,巩固并拓展了双方在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合作。致辞结束,在场师生掌声雷动,对马观教授致以衷心感谢。

马观教授表示,2015年10月,他曾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做主题同为文学批评的演讲,吸引了众多听众,反响非常热烈,不禁被南大师生对法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兴趣震撼。他感到非常高兴,因此决定在回访南大时再度为南大师生做相关报告,相较上次,此次演讲将在文学批评的基础性话题上展开新的探讨。马观教授讲解道,文学批评家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作品进行分析,赋予作品高低不同的价值并据此将作家分门别类,这种评判方式受到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并非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然而它对作者、读者影响甚大,导致作家地位不平等的现象至今仍存。马观教授带着在场师生溯回19世纪的法国文坛,引入“天资”这一概念,选取法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文学评论家圣伯夫和大文豪雨果为例,深入探讨了不同文学批评理论在作家作品评价方面的互相争鸣。

在讲座中,马观教授评析道,浪漫主义大文豪雨果拥有鲜明张扬的个性特征,极其关注“人”本身的意义。雨果提出“人可自行评判自身天资与天才”的文学批评方法打破了“天资”被视为“神之启示”的传统理念,使作家本身的热情和力量得以释放,“天资”一词也因雨果的推广变得广为人知。因此在19世纪的法国文坛,被视为天才的作家能得到更多赞誉与宣扬。然而雨果为戏剧《克伦威尔》所写前言受到圣伯夫的指责,1830年,法国古典派和浪漫主义派围绕雨果的戏剧作品《欧那尼》发生论战,二人终至分道扬镳。马观教授详细讲解了圣伯夫和雨果不尽相同的文学批评理念并强调,圣伯夫倡导在文学批评领域中保持平和的态度、注重自我研究心态的转变,读者在圣伯夫的作品中能够了解到他自我忏悔、自我剖析、回望人生的心路过程。除此以外,圣伯夫不重视智力在文学创作和评论中的作用和影响,他对未能得到赞誉的普通作家抱有浓厚的兴趣,实际上与近现代文学评论推崇的“对时代整体文学风貌进行考察”的研究视角更为贴近,可以说,圣伯夫文学批评方法中的某些因素仍然在现代文学评论界得到了延续。

马观教授指出,20世纪几乎所有法国作家都无法摆脱雨果的影响,然而与20世纪不同,富有现代性意味的新的文学观与世界观的出现启迪着当今文学评论重新考虑如何再度审视雨果的历史贡献这一课题。在讲座的最后,马观教授抛出“我们是否能通过学习来成为作家”这一问题与南大师生进行讨论。他简要介绍了西方世界在法与在美不同的主流意见,并同时指出当今文学评论应该重新考虑消费文学、娱乐文学地位合法化的问题。马观教授还与在场师生讨论了对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作品的看法。(新闻中心 吴雨阳)

法国阿尔多瓦校长回访南大 再度聚焦文学批评

上一篇:我校召开全员岗位聘用实施方案评议工作会
下一篇:我校历史学院“两学一做”系列讲座聚焦“长征”
(作者:佚名 编辑:南京大学)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